您的位置:医院频道 > 专家团队
上海中山医院
三甲  综合
周平红主任医师
擅长:食管静脉曲张、胆胰系统疾病、消化道狭窄、消化道息肉、早期癌和黏膜下肿瘤、贲门失弛缓症等消化道疾病的内镜和外科治疗
简介:周平红,男,外科学博士,国际知名消化内镜专家。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内镜中心副主任,普外科主任医师,副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ASGE,AGA,ESGE,JGES 国际会员,中华医学会消化内镜学分会青年委员,中华医学会消化内镜学分会消化道早癌学组委员,中国医师协会内镜学分会理事,中国NOTES俱乐部成员,上海市中西医结合学会消化内镜学分会副主任委员,上海市消化内镜学会副主任委员、ESD学组组长,卫生部消化内镜培训基地评审专家。 1992年07月上海医科大学,学士学位。 2003年06月复旦大学,博士学位。 《中华消化内镜杂志》、《中华胃肠外科杂志》编委,《中华外科杂志》、GIE、JGH、JDD等杂志编审专家。 擅长消化道病变的内镜和外科治疗。在国内率先开展下消化道 疾病的EUS诊断,NBI系统在下消化道检查中的应用研究,以及消化道早癌和黏膜下肿瘤的EMR、ESD治疗等工作。首创内镜 黏膜下挖除术(ESE)和全层切除术(EFR)治疗消化道肿瘤 。近日在国内率先成功开展POEM微创手术治疗贲门失弛缓症 (CA),至今完成1000多例, 约占世界总量一半。 2007年作为访问学者赴美国Cornell University和Medical Univer sity of South Carolina交流学习。2009年赴日本东京大学和国立 癌症中心医院交流访问。 多次应邀出席国外学术会议,并作大会演讲。曾在美国、德国 、意大利、西班牙、印度和韩国等地进行内镜现场操作演示。 组织,主持6届中日消化内镜大会。 主编《内镜黏膜下剥离术》、《消化内镜切除术》、《上消化道疾病的内镜下切除术》、《下消化道疾病的内镜下切除术》、《消化内镜下切除新技术》专著5部,发表以第1作者署名的 医学论文近百篇,参写大型医学专著15部。 2005年获中国科学院明治乳业生命科学奖;2006年获“恩德思”国际内镜奖,上海市优秀发明选拔赛二等奖;2010年获上海市医学科技进步一等奖。[详细]
张宏伟主任医师
擅长:胰十二指肠切除、全胃切除、直肠癌根治、颈淋巴结清扫、巨大腹膜后肿瘤切除等数百例。尤其在乳腺癌的诊断和治疗方面有较深造诣。除传统的乳... 完整擅长>>
简介:张宏伟,男,主任医师,教授,硕士生导师,1961年11月出生,研究生学历,博士学位。1983年8月本科毕业,获学士学位,1995年7月在原上海医科大学获得博士学位,1999年5月在美国华盛顿大学医学院Barnes-Jewish医院进修。乳腺病研究中心副主任,农工党中山医院一支部主委,农工党上海市科技委员会委员。 从医20多年, 有比较丰富的临床经验,已完成普外科重大手术包括胰十二指肠切除、全胃切除、直肠癌根治、颈淋巴结清扫、巨大腹膜后肿瘤切除等数百例。尤其在乳腺癌的诊断和治疗方面有较深造诣。除传统的乳房根治、改良根治手术外,还开展保乳手术、乳癌改良根治术后乳房即时再造、前哨淋巴结活检和新辅助化疗等新的技术。根据乳腺癌患者病期制订的规范化治疗方案使疗效和长期生存率得以提高。此外还擅长内分泌腺肿瘤的诊断和治疗以及外科营养支持治疗。[详细]
宋陆军主任医师
擅长:普外科各种疾病的诊断及治疗,如胃、结直肠肿瘤、胆道疾病、甲状腺疾病等的外科治疗。痔疮的痔环形直肠粘膜切除术(PPH)等。胃肠道功能性疾... 完整擅长>>
简介:宋陆军,男,主任医师,副教授,1989年青岛医学院医疗系专业本科毕业,分配至山东省省立医院外科工作3年,1992年考取上海医科大学中山医院普外科临床技能训练与研究研究生,师从吴肇光教授和秦新裕教授,1997年博士毕业并留院工作至今。2001年初作为访问学者去美国北卡罗莱纳大学器官移植外科做博士后。2003年回国后晋升为副教授,2004年晋升为硕士生导师。 作为博士后的2年间,致力于不同来源干细胞(胚胎、肝脏、胰腺等)的研究和基于干细胞的生物人工器官研究。独立完成“小鼠胰岛干细胞的筛选及其增殖分化特性”、“A6(+)及PYY(+) IPCs在小鼠Ⅰ型糖尿病病程归转中的作用”和“小鼠胰岛干细胞增殖分化特性与慢性酒精性胰腺炎的关系”等三项课题,首次初步筛选出了小鼠胰岛成体器官干细胞并建立了体外细胞培养模型。文章已经发表。基于上述有关胰岛干细胞研究工作的基础,获得国外资助基金一项。参加了国际性学术会议2次,其中并以第一作者的身份作大会发言。协助完成有关肝脏成体干细胞的研究3项,并参加了相关的国际性学术会议2次。2003年初回国后,继续从事普外科临床工作和干细胞移植的基础研究以及应用干细胞移植治疗糖尿病和肝硬化的应用研究。到目前为止,作为基金项目负责人之一和/或主要承担者共申请到了关于干细胞研究的科研基金7项约150多万元,其中国家自然科学基金1项、上海市科委重大项目基金1项、上海市科委重点项目基金1项、教育部“211”工程建设项目中的两项子课题、上海市白玉兰基金1项、吴阶平临床医学科研基金1项、复旦大学青年科学基金1项。 在国内外中英文杂志上共发表文章近20篇。 1995年荣获国家教委奖学金一等奖,1998年荣获中山医院优秀青年医师奖,1999年获原上海医科大学优秀教育工作者奖。2004年参加了由中华医学会外科学分会、《中华外科杂志》编辑部、《中华普通外科杂志》编辑部主办的第七届全国普通外科中青年医师学术交流会,获得优秀论文一等奖。此文章已发表在中华外科杂志2005年的第一期。作为第四获奖者获得2004年度上海市科技进步三等奖。 协助指导博士生3名,已经毕业1名,协助指导硕士生2名,已经毕业1名,现负责指导硕士生2名。 擅长普外科各种疾病的诊断及治疗,如胃、结直肠肿瘤、胆道疾病、甲状腺疾病等的外科治疗。痔疮的痔环形直肠粘膜切除术(PPH)等。胃肠道功能性疾病如胃瘫、小肠激惹综合症(IBS)等疾病的中西医综合治疗,肿瘤病人外科手术后的化疗及综合治疗。[详细]
许剑民主任医师
擅长:普外科,胃肠道肿瘤,结直肠癌的早期诊断和治疗,结直肠癌肝转移,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达芬奇机器人结直肠癌根治术
简介:许剑民,中山医院普外科副主任,外科教研室副主任,教授、主任医师、博导。上海市外科协会结直肠肛门病学组副组长,复旦大学大肠癌诊疗中心副主任。 卫计委大肠癌早诊早治专家组成员,卫计委部《结直肠癌诊断和治疗标准》和《结直肠癌诊断和治疗规范》制定专家组成员,中国医促会大肠癌肝转移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华医学会外科分会结直肠肛门病学组委员,中国医师协会外科分会委员兼结直肠专委会常委、副秘书长和机器人专业委员会常委,中国抗癌协会转移委员会常委兼肝转移学组副组长,中国抗癌协会大肠癌专业委员会常委以及肝转移学组和遗传性大肠癌学组委员,国家自然基金和上海市科委基金评审专家。《中华胃肠外科杂志》、《中国癌症杂志》、《肿瘤研究与临床杂志》和《消化肿瘤杂志》,《世界华人消化杂志WJG》编委,OncoTargets and Therapy 副主编Gastroenterology and Hepatology客座编辑。 《中华外科杂志》和《中国临床杂志》特约评审专家。美国哈佛大学麻省总医院和麻省大学医学中心访问学者,法国巴黎大学医学院Ambroise Paré医院访问学者。 1990年毕业于上海医科大学医学院医学系,毕业即分配于中山医院普外科,从事临床工作至今。1999年获得上海医科大学研究生院普外科博士学位。2001年赴美国美国哈佛大学麻省总医院和麻省大学医学中心进修,2004年赴法国巴黎大学医学院Ambroise Paré医院进修。2001年晋升为外科副主任医师,2002年晋升为外科副教授和硕士生导师,2007年晋升为外科主任医师。2008年晋升为复旦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2011年被纳入上海市卫生系统优秀学科带头人计划,2012年获上海市优秀学科带头人和领军人才称号。 专业特长:普外科疾病的诊断和治疗,胃肠道肿瘤的诊断和治疗,结直肠癌的早期诊断和治疗,低位直肠癌的保肛手术和全系膜切除术(TME),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结直肠癌手术前后的化疗和放疗,结直肠癌肝转移诊断、手术和综合治疗,梗阻性结直肠癌的保守和手术治疗,肠梗阻的诊断和治疗,直肠肛门疾病的诊断和治疗,重度痔疮的(PPH)手术治疗。达芬奇机器人结直肠癌根治术达国内领先水平。 是上海市2002年度科技进步奖一等奖的主要完成者之一,上海市2006年度创新成果发明三等奖第一完成人,“结直肠癌肝转移外科和综合治疗”获2012年上海市科技进步一等奖和国家教育部科技进步一等奖,2011年上海市医学科技成果一等奖,并获 发表论文100篇以上其中包括国际权威SCI收录的论文21篇。2007年4月在世界外科领域最权威的杂志美国外科年鉴《annals of surgery》发表了有关结直肠癌和结直肠癌肝转移综合治疗的成果,赢得了国际同行的认可。参与了卫生部统编教材外科学第6版和其他10部教材和书稿的编写。2008年4月主笔起草制定了中国第一部《结直肠癌肝转移诊断和综合治疗指南》(草案),2010年制定正式稿已向全国发布。该指南于2011年4月已在国外正式发表。并主编国内外第一部《结直肠癌肝转移早期诊断和综合治疗》专著。“化疗联合西妥昔单抗治疗不可切除结直肠癌肝转移的转化性治疗”研究成果2013年4月已在美国著名权威杂志《临床肿瘤杂志,JCO》上发表。 有关结直肠癌以及结直肠癌肝转移诊断和综合治疗临床及科研成果,已多次在2012年日本第十届临床肿瘤年会(JSMO),2010年美国外科年会(ACS),欧洲肿瘤年会(ESMO)、美国临床肿瘤年会(ASCO)、亚洲外科年会、中日韩大肠癌年会、中国肿瘤大会、中国外科年会、中国医师协会外科分会年会、中华胃肠和结直肠肛门疾病外科年会、中国抗癌协会大肠癌专业委员会年会和上海市外科年会上大会发言。2011年担任世界机器人临床年会结直肠癌专场会议主席。2013年亚洲肝胆外科协会年会大会发言。2013年10月世界机器人大会发言,2014年担任美国癌症协会ACRR会议主席,2014年欧洲肿瘤外科年会主席并做大会主题发言。 现为国家卫生部重点学科项目(结直肠癌肝转移的早期诊断和综合治疗)和《结直肠癌肝转移诊断和治疗规范和创新》、国家863课题和十一五科技攻关子项目、国家自然基金面上项目、上海市科委重大攻关项目(结直肠癌肝转移的早期诊断和综合治疗)、上海市科委重点科研项目(结直肠癌肝转移诊断)、上海市经委创新引进项目(结直肠癌肝转移的诊断试剂盒的研制)和上海市科委重点攻关项目“结直肠癌肝转移蛋白标志物的再筛选和鉴定”等项目的主要负责人。 特需门诊:每周一下午 每周四上午 专长:普外科,胃肠道肿瘤,结直肠癌的早期诊断和治疗,结直肠癌肝转移的诊断、外科手术和综合治疗,结直肠癌的腹腔镜和达芬奇机器人微创手术。[详细]
孙益红主任医师
擅长:普通外科各类疾病的诊断和规范化手术治疗工作;对胃癌、大肠癌等消化道肿瘤的诊断和治疗有较为深入的研究
简介:孙益红,男,主任医师,教授,普外科副主任,1966年10月出生,江苏省建湖县人。1994年获原上海医科大学外科学博士学位。1998年晋升为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普外科副教授,2002年起担任普外科副主任,2003年晋升为主任医师。 擅长普通外科各类疾病的诊断和规范化手术治疗工作,尤其是对胃癌、大肠癌等消化道肿瘤的诊断和治疗有较为深入的研究,并积累了丰富的经验。近年来,作为分中心负责人参与国内外多个临床试验,作为项目负责人主持和参与消化道肿瘤临床及基础科研项目7项,其中国家级4项、省部级3项。先后参与国家“十一五”支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上海市科委重大项目等多项重大课题的研究。发表学术论文50余篇,专业译文20余万字,参与编写学术专著两部。获上海市科技进步成果三等奖2项。 作为硕士研究生导师,培养硕士研究生3人,目前指导硕士研究生5名,并协助培养了3名博士和2名硕士研究生。目前担任中山医院普外科副主任,中华医学会外科分会胃肠外科学组委员,上海市抗癌协会胃肠肿瘤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华医学会上海分会创伤专业委员会委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评审委员会评审专家,《消化外科》杂志特邀编委。[详细]